《浙里风采》融媒体平台
外商捐资举办的养老院什么样?浙江或将给出答案
来源: | 作者:浙里风采 | 发布时间: 2024-08-23 | 426 次浏览 | 分享到:
省民政厅调研显示,当前我省养老服务还存在市场不够健全、服务资金来源单一、家庭主动购买养老服务意愿不强等问题。
浙江正在针对问题全力破解。
比如从“老人跟着机构走”变为“机构跟着老人走”。目前,我省11个设区市和23个50万以上人口的县(市)均已完成规划编制并发布,以规划为指引,全省各地通过分析地方老年人口数量、结构、密度及分布特征,保障养老机构进入主城区、进入老年人集中居住区。
再比如,针对刚需的高龄、失能失智老人护理需求,根据《浙江省公共服务“十四五”规划》,到2025年,每万老年人口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数将提高到25人,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超过58%,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超过72%。
吸取国外养老制度成熟经验,继2016年浙江试点推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,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“全面推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,2024年新增参保人数2000万人以上”,重点解决重度失能人员基本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所需费用问题。
又比如,浙江刚刚探索推出的“爱心卡”模式。“爱心卡”依托社会保障卡,开通各类为老服务功能。老人刷一下“爱心卡”,就能在家门口享受体检、理发、洗澡、剪指甲等诸多服务,在爱心商家消费还有打折优惠。
“爱心卡”有效运行的背后,是政府、集体、社会、市场、家庭等各方资源力量的整合。爱心卡逐步在全省推广后,老年人将享有更为广泛和专业的基本养老服务。
据悉,全省将继续从升级医、食、住、行四方面服务入手,把优享服务送到老人家门口,以更开放的眼光,探索中国式养老的浙江路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