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尊重老人,让老人有更多选择权。”她说,在高龄老人的护理上,日本专家一直高度强调这些理念,以及一系列细致的服务标准,引导中心服务为老人带去更多幸福感。
国际化的双向奔赴
越来越频繁的中外交流,让养老服务业从业者在互学互鉴中,都有了更宽广的视野。
德国、法国、日本等国,较早迈入老龄化社会,累积了成熟的管理模式、服务经验。近年来,不论是浙江的官方与民间,都派出代表到缔结友好关系的日本静冈县、德国石荷州“取经”养老服务。
今年2月刚刚开办国际康养中心的杭州广宇安诺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,早在2018年就与日本静冈知名养老机构骏府葵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。
“下个月,我们就要派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去静冈培训3个月。”广宇安诺相关负责人介绍,此前,该公司成立的中日合资培训公司,导入日本养老专家资源,已为社会培训了大批养老机构服务人员。
国际化,不止是中国养老服务业单向导入国外先进经验,也是中国式养老从模式到产品的输出。
今年6月,来自静冈的养老服务企业董事长在浙江考察交流时,对浙江云和制造的养老益智木质玩具产生浓厚兴趣。
“这几年,中国特色的养老产品正在打开国际市场。”省民政厅相关处室负责人说。在国外,主流的养老玩具都以纸质的为主。被称为“中国木制玩具城”的云和县,有1000余家木玩企业。近年来,当地木玩企业着眼“银发”市场,开发出200余款适合老年人的木玩产品,并已推广应用到全国多家养老机构。
中国“智造”吸引的国际目光也不少。“国外的合作伙伴认为,浙江在智慧养老平台、产品上的开发和应用、机器人养老护理、养老辅具制造领域国际领先,非常希望在这些方面加强合作。” 广宇安诺相关负责人介绍。
为老年人提供丰富文化生活的文化礼堂,有着旗袍秀、书法班、合唱团等多样活动的老年活动中心……中国独有的养老服务,也让国际同行投来点赞的目光。
“国外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、先进的服务理念等,让我们看到差距,努力追赶。但中国也有自己独特的养老服务经验与产品,特别是老有所学、老有所乐的理念,是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老龄工作优越性的重要窗口。”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负责人说。
探索更优质的“中国式养老”
老年群体的幸福是国民幸福指数的晴雨表。满足老年人对美好养老生活期望值的提升,是浙江养老服务面临的挑战。
“允许外商在杭捐资举办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,肯定能为养老服务注入更多的活力、带来良性竞争。这是提升养老服务水平的举措之一。”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负责人说,养老工作的目标,还是要因地制宜拿出中国式养老的最优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