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月6日,以“千万工程”牵引缩小“三大差距”新闻发布会在杭州举行,对浙江“千万工程”工作的总体部署情况进行了介绍。

浙江将进一步明确理念思路:“千万工程”是牵引,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是根本路径,缩小“三大差距”是主攻方向,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是重大使命。
浙江明确了做好“3篇文章”,把握“5大原则”,实现“4个阶段目标”的战略目标。
具体来说,“3篇文章”即围绕“富民”统筹推进“强城”“兴村”“融合”三篇文章。“5大原则”,就是坚持创新共同富裕体制机制,坚持以县域为重要单元,坚持尽力而为、量力而行,坚持精准施策、久久为功,坚持创新创业、勤劳致富。同时,弘扬“浙江精神”,鼓励勤劳创新致富。另外,浙江分2025、2027、2030、2035年设“4个阶段目标”,计划到2035年取得决定性胜利,全省域基本实现共同富裕。
具体来说,浙江将打造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,迭代完善山区海岛县“一县一策”,做强特色主导产业,推动山区海岛县高质量发展。同时建强“县城—中心镇—重点村”发展轴,推进重点村培育建设,促进县域产业集聚、人口集中、服务集成。另外,浙江持续大力发展县域经济,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政策同带动农户增收挂钩机制,提高农民产业增值收益。坚持做强“硬件”和做优“软件”双轮驱动,持续提升乡村风貌与生态,完善乡村治理体系。浙江推动优化城镇和乡村空间规模、布局和结构完善落实“141X”乡村规划体系,深入实施下山搬迁和“小岛迁、大岛建”工程。紧扣“基本”和“一体化”两个关键词,深入实施公共服务“七优享”工程。在人口方面,浙江着力健全新型居住证制度,强化青年入乡“引育用留”全链条政策供给。此外,浙江还支持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和企业;实施大学生创业支持计划,推进农民工等群体返乡入乡创业;推进省域技能型社会建设,深化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,推动实现“人人有事做、家家有收入”。
为顺利推进这八项重点工作,需要系统实施城乡融合体制机制改革、“扩中提低”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、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改革的三方面重大改革,还要加强财政金融政策和资源要素保障,建立组织领导、试点探索和考核评价等配套工作机制。
下一步,浙江将锚定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战略目标,落实落细各项任务,形成一批可复制、可推广、可持续的新模式新机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