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浙里风采》融媒体平台
探索AI智能育种、推进“机器换人”……浙江进一步深化农业“双强”行动
来源: | 作者:浙里风采 | 发布时间: 2024-12-12 | 386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为深化科技强农、机械强农行动,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,推进浙江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,省农业农村厅近日印发《关于深化农业“双强”行动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意见》。

《意见》提出,到2027年:

建成全国重点实验室8个;

新建省(部)级AI智能农业实验室1个;

争创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1个;

创建省级重点农业企业研究院100家;

创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100家;

创建数字农业工厂(基地)1000家;

新品种新装备新技术新模式等“四新”标志性成果累计超过300个;

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72%;

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4%。

《意见》提出,从加强农业科创平台建设、强化应用导向的科技攻关、重塑科技创新推广体系、构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等方面发力,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。

加强农业科创平台建设

提升农业科技创新策源能力

完善农业实验室平台。支持省内优势力量重组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,提升湘湖实验室、涉农高校、科研院所的整体实力和影响力。谋划筹建省(部)级AI智能农业实验室。加快南繁基地育种公共服务平台建设。

优化科技成果转化平台。支持建设成果转化平台,推进农业科研成果与市场产业对接。强化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的应用,打造一批国家级、省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。深化农业科技园区建设。

提升农业科技合作平台。鼓励涉农高校、科研机构主动参与长三角一体化科技创新合作。加强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交流,支持与发达国家和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共建联合实验室和研发中心,鼓励境外世界500强企业投资设立独立核算外资研发中心。

打造企业科技创新平台。建设一批高水平重点农业企业研究院和实验室,鼓励组建企科创新联合体。培育一批农业科技领军企业,支持企业参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。打造一批农业科技孵化器,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样品变成品,从产品延伸为产业。

强化应用导向的科技攻关

培强核心技术创新优势

加强种业振兴技术攻关。构建浙江种质资源数据库和特色产业“种质基因库”。加强常规育种和高精育种技术研发,探索AI智能育种,形成“常规杂交+生物技术+大数据信息+人工智能”育种新格局。

加强耕地保护技术攻关。强化耕地质量提升技术研究,研发快速培肥技术和产品。强化生物技术优化土壤微环境研究。强化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。强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。

加强高效种养技术攻关。集中攻关粮油、果蔬、畜禽、水产、特色作物等领域高效生态种养技术,集成现代种养模式。创新病虫害智能精准防控技术。强化动植物疫病关键监测与防控技术研究。